开云app网站地缘于陕、学缘于京,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传承西北联大的高等教育薪火,百廿办学历程塑造了具有厚重底蕴的综合性大学育人特色。学校始终秉持“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重任”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面向未来、深化改革、交叉融合、凸显特色,全力构建具有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社会协同力的高质量本科教育体系,为奋力走出一条西部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子奠定坚实基础。
着眼长远“重谋划”,以“顶层设计”擘画发展蓝图
近年来,学校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变革趋势和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先后颁布《开云app网站完全学分制综合改革方案》《中共开云app网站委员会开云app网站关于加强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的若干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新时代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具体改革任务和要求。特别是,在《开云app网站“十四五”人才培养规划》中,提出“一流教学体系建设计划、一流专业提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计划、一流成果培育计划”的4大计划、10项行动,全方位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以生为本“强自主”,以“综合改革”创设机制保障
2018年起,学校坚持“高端起步、后发优势、西大特色”的改革思路,全面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规划学业进程,深入实施“专业分流、准入准出与多元培养”的教学运行机制,为学生多样化发展提供机制支撑,10%以上的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转入相关专业。
承接需求“调结构”,以“动态优化”完善专业体系
按照“强化基础、突出特色、提升应用、发展交叉”的思路,坚持“调整优化-改造升级-新建淘汰”相协同,主动面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铸长板、补短板、促交叉”,力求体现学科专业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学科交叉特色。近十年来,面向“健康中国”战略,复办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增设急需紧缺和新兴交叉专业16个,撤销老旧专业9个,调整优化专业占比近30%。目前,学校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1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拥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54个,占学校可申报专业总数近70%。
多维供给“拓资源”,以“建强要素”支撑一流教学
在课程体系上,形成了“一流的本科课程+优质的线上课程+丰富的通识选修+分层次通修课程”的特色化教学资源。目前,学校共有135门一流本科课程,百余门线上课程已上线运行,打造了涵盖7大模块的通识课程体系,每年开出通识课程达150门左右。公共基础课程“菜单式供给、按需求选择”的分层次教学改革,为不同专业发展提供个性化支撑。在师资队伍上,明确教授每学年不少于36课时教学工作量要求,引导教师投身教学、回归育人,拥有6位教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40位教师获省级教学名师,3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并列全国高校第2位。在教材建设上,完善教材管理机制,成立了开云app网站教材委员会,出台《开云app网站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教材。近年来,《中国思想史》等7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先后出版或再版,3部教材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获奖,新增17部教材获陕西省优秀教材奖。
因时而为“促创新”,以“分类施策”深化教育变革
面对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转变,探索形成了以基础拔尖人才、应用卓越人才为主体,以联合办学、协同育人为特色,以融合性、复合型为导向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基础学科专业,实施“特区”建设战略,走“科教融汇”的路子,给予学生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习条件和一流的学术氛围。应用型专业,走“产教融合”的路子,积极探索校地、校企、校所协作,打造产学研用人才培养“试验田”。推进先行先试,打造首批5个特色班,着力创设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强化数字赋能,针对通识通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开放选修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等不同类型课程的线上课程学分认定与转换管理办法,建立“线上+线下”辅修专业(微专业)建设模式。目前,通识选修和公共选修课程实现学分认定超万余名学生。
全面发展“育素养”,以“多维协同”助力学生成长
坚持体育强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建设以“《大学体育》公共基础课程+特色体育通识课程+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群,落实好体育“第二课堂”,定期举办体育活动和系列赛事。推动美育润心,开设《艺术鉴赏》等40余门美育类课程,年受益学生1000余人次。定期开展文艺活动,打造较有文化影响力的学院美育品牌活动。强化劳育促行,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实行学分管理,构建“校-院”两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深化“劳动+”实践育人理念,积极开展学术实践、公益实践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劳动本领、培养劳动精神。
全链贯通“优体系”,以“融合并进”完善实践教学
构建“双创”生态,以“课程支撑+赛事实践+改革示范”,推动专创融合。以“科研平台为基、课题项目为引、学术交流为介”,深化科创融合。目前,已建设28门校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赛事累计参赛学生5万余人次,学生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8篇。创新实践载体,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以“秦岭-丝绸之路”为载体,建设以鄂尔多斯盆地综合实习基地为代表的“综合实习基地群”,形成了“交叉融合 全程贯通 共建共享”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学校所有专业实习需求并拓展了交叉融合的内涵与外延,改革成果获2022年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持续改进“建闭环”,以“质量文化”引领质量提升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结合办学特色与综合性优势,聚焦“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教育理念,强化质量运行与反馈机制,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以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闭环改进为特征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形成“组织-运行-反馈”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完善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人员组织、质量文化等六大模块,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的开云app网站质量标准体系,覆盖课堂教学、实习、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各教学关键环节。传承“公诚勤朴”校训及优良教风学风,面向教育强国时代命题,通过对学校不同时期办学理念的传承与百廿历程办学实践的凝练,逐步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并内化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不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和国家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