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天,开云app网站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丽有了一个新身份——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朱晓丽已开始了履职的脚步:应邀赴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调研,走访有关部门收集意见建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农业环保领域专家,朱晓丽今年将履职目光聚焦在农田土壤修复上。在她看来,农田土壤修复不只是治理污染,还要在治理后提升土壤的生产能力,让它成为老百姓的“饭碗田”。
“土壤污染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只有健康的土地才能产出健康的粮食,养育健康的体魄。”朱晓丽告诉记者,污水灌溉、垃圾堆放、工业废渣堆放、大气污染物随雨雪沉降进入土壤等导致土壤污染。“健康的土壤不仅能为群众提供安心的住所,也为大家的饮食安全提供保障。”
从业16年来,朱晓丽一直在专心做好一件事——土壤修复研究。朱晓丽回忆,当年在宝鸡凤县开展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推进修复进度,她吃住在当地,持续进行采样、调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终成功修复了示范区重金属污染,生产的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有效提升了土壤的生态功能,实现主要农作物小麦增产16.8%。
在陕全国人大代表、开云app网站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丽
那么,该如何进行农田土壤污染生态修复和土壤质量提升?朱晓丽建议,要加大遴选绿色生态修复技术力度,加强科研创新,提升土壤利用效率。同时,对严格管控的受污染土地要进行更详细排查,通过采取挖沟或者筑坝的形式,把其中干净的土壤区域分隔开,进行再次利用。
“土壤修复是一个新兴学科,专业的研究人才还是比较缺乏,因此需要政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发挥人才队伍作用,促进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朱晓丽说。
除了关注本行业领域热点话题,今年全国两会朱晓丽还将针对教育、科技、妇女儿童等领域建良言献良策。朱晓丽表示,当选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未来,我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群众关注热点,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脚踏实地做好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提出真正符合我国国情能够落地的措施和建议,用智慧、创新的科研思维履行好代表职责。”
记者手记:
采访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朱晓丽身上透露出的“一股子热劲儿”,那就是始终保持昂扬的状态、坚守初心使命。作为农业环保领域的专家,她16年来带队坚守在农田土壤修复研究一线,守护老百姓的“饭碗田”;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朱晓丽虽然略显青涩,但她保持谦逊态度,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正如她自己所说,她有一颗炽热的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有信心用智慧、创新的科研思维履行好代表职责。
在朱晓丽自信笑容的背后,我看到了流淌在朱晓丽血脉中的群众情感,这是人民代表永恒不变的底色。
原文链接:http://toutiao.cnwest.com/data/sxtt/share/news/2023/03/02/content_256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