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app网站席会东:中国和中亚交往的第三次热潮就是我们当前所处的新时代

5月12日,华商报记者专访了开云app网站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席会东,席会东老师从历史轴线出发,从中国、中亚以及世界角度,从老百姓日常生活角度,讲述了丝绸之路中国中亚的“交往故事”,并介绍了合作成果,同时展望了中国中亚元首峰会对西安将产生的积极影响。

中国和中亚国家交往的第一次热潮在汉代

华商报记者: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主要有哪些成果?

席会东老师: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是古代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汇聚融通的场域。中国和中亚有四千年文明交往史,丝路全线贯通后中国和中亚交往主要有两次热潮,主要成果集中在政治外交关系建立、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三个领域。

中国和中亚国家交往的第一次热潮是在汉代。正是因为西汉使臣张骞两次出使中亚,推动汉朝和中亚国家建立了直接官方联系,推动了丝绸之路在官方层面实现全线贯通。汉代中亚康居国王率领庞大使团经由敦煌悬泉置来长安访问开创了中国中亚元首会务先河。中国和中亚地区的直接交往推动中亚成为汉朝、贵霜帝国和安息帝国交流交往的十字路口。

中国和中亚交流的第二次热潮是在唐代。唐朝和中亚昭武九姓粟特国家建立常态化外交关系,官方使臣实现经常性互访,丝路各国使臣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古城遗址的壁画上实现了会务。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康国国王拂呼缦,西突厥可汗乙毗射匮、萨珊波斯国王雅兹德嘎尔德三世,在撒马尔罕阿芙拉西亚卜康国宫城遗址壁画上实现了云端元首峰会。唐代中国和中亚等国交往推动陆上丝路发展达到巅峰。

丝绸之路丰富了中国人的果盘子菜篮子

便利了中亚人的衣食住行

华商报记者: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古代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给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民带来哪些变化?

席会东老师: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实现全线贯通。来自中亚各国使者和商人将中亚的瓜果蔬菜、特色饮食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果盘子、菜篮子,也将珠宝、香料、珍禽异兽、乐器乐曲带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娱乐生活。东汉时期佛教经由中亚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根据《史记》《汉书》等传世文献和悬泉汉简等出土简牍记载,康居、月氏等中亚地区的商团将丝绸、铁器、杏、凿井技术带入中亚,便利了当地人的衣食住行。

魏晋南北朝到唐代时期,来自中亚的粟特人成为丝路商贸往来和文明交往的主要承担者,将丝绸、陶瓷和茶叶中原三宝传播到中亚及丝路沿线各国,又将香料、珠宝、金银器传入中国,推动唐长安成为世界第一国际化大都市,大唐西市成为当时买全球卖全球自贸区,来自中亚的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丰富了唐朝人的艺术创作和休闲娱乐方式,胡姬酒肆激发了李白、白居易等大诗人的创作灵感,时至今日西安地区还生活着来自中亚康国、安国、曹国、米国、石国等国的粟特人后裔,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所藏的墓室壁画上还生动铭刻着中亚粟特人生活场景。

来自唐代中国的养蚕织丝技术、造纸术传入中亚后在撒马尔罕、木鹿等地形成新的织丝和造纸中心,与唐代中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对接,降低了当地人的学习成本,促进了知识的社会化普及,推动中亚地区形成“胡锦”等特色织品,使中亚地区在丝路贸易网络中实现高度繁荣,催生了撒马尔罕、布哈拉、木鹿等中亚商贸文化名城。来自唐代造纸工艺和丝织在中亚传承至今,成为中国和中亚国家共享的文化遗产,促进了中国中亚的民心相通。唐代货币在中亚广泛流通推动中亚成为唐朝货币离岸中心,推动了中国和中亚的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

中国中亚的文保合作造福了世界各国人民

华商报记者: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交流合作给各国人民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席会东老师:中国和中亚交往的第三次热潮就是我们当前所处的新时代。中亚是当代“一带一路”首倡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中亚关系迈向更高发展阶段,让中国和中亚五国人民都切身感受到了交流合作的红利。十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能源、基建、农业、水利、电力等领域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既保障了中国能源供给,又改善了中亚的基础设施,给各国人民带来切实福祉。

中国中亚的文保合作推动了中亚文化遗产保护,造福了中国、中亚和世界各国人民。2014年6月,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增加了三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彼此的亲近感。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为哈、吉、塔、乌四国联合申报“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世界遗产提供了技术指导。2013至2022年,中乌合作修复的希瓦古城,让千年古城焕然一新、重现芳华。2013年以来,中国中亚联合考古发掘了一批中亚丝路古城遗址,中国大遗址保护和文物保护管理经验推动了中亚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为当地培养了文保人才。

中国中亚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合作日益深化。十年来,中亚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中亚国家的中文热持续升温。哈萨克斯坦目前有5所孔子学院,每年完成中文培训3000余人。鲁班工坊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运营,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建设,为中亚所需人才,成为促进共同发展的技术驿站,搭建了中国和中亚民心相通的桥梁,推动中国中亚合作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中国中亚元首峰会将助力西安建成内陆型改革开放高地

华商报记者:中国中亚元首峰会对西安有哪些影响?

席会东老师:古都西安历来是汉唐中国中亚交流的中心,拥有厚重的中国中亚交流遗产和经验。当代西安成为中国中亚交流合作福地,即将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元首峰会将开创中国中亚交流新时代新机制新格局,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激活西安厚重的中国中亚文明交往遗产和历史经验,重塑西安对中亚开放格局,助力西安建成内陆型改革开放高地,重现国际化大都市的盛世荣光。


原文链接:https://www.ersanli.cn/article.html?newsId=123901671101556&uid=30146318&utm_uid=30146318&type=1&appId=1

< 上一篇

专访|中国和中亚交往的第三次热潮就是我们当前所处的新时代

中亚留学生古拉丽:喜欢历史爱逛博物馆 希望增进丝路文化交流

下一篇 >